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  首页  >   集团动态  >  技术支持

张晓强:构建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



 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构建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对保护粮食生产者积极性,维护粮食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建设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的基本要求

  粮食流通体系是粮食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过程中所体现的全部关系总和,包括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以及政府调控、监管和服务等方面。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就是指这些关系总和由传统、落后向先进转变的过程以及转变后的先进状态。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构建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需要不断发展以适应新时代要求,既考虑当前条件,又体现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具体来说,应满足如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粮食流通制度环境现代化

  根本标志是市场机制在粮食流通领域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其内在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作用,让粮食流通中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活力迸发,实现粮食市场诸要素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高效自由流通。2014年,国家取消了棉花、大豆的临时收储制度,开始实施“价补分离”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此后,玉米、油菜籽等品种取消临时收储政策,转而实施更为市场化的粮食流通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向市场化又迈进了一步。

  (二)粮食流通市场体系现代化

  粮食流通市场体系现代化是指市场结构完善、运行规范,各市场衔接高效、互为补充,其具体表现为市场类型齐全、交易方式完备和市场功能有效发挥。从市场类型看,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市场又分为即期市场和中远期市场。这些市场类型作用各有不同,但相互补充。从交易方式看,粮食交易方式现代化主要是通过拍卖交易、电子商务交易、农超对接和连锁经营等多种现代化交易方式替代传统交易,提高流通效率。从市场功能发挥看,随着粮食产业国际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体现在主要粮食价格是否能够成为一国或地区的价格形成中心。国内外粮食市场加速融合,掌握大宗粮食的主动权非常重要。

  (三)粮食流通主体现代化

  对不同的粮食流通主体应有不同的现代化要求。第一类是个体农户。有些农户兼有生产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有些农户已经从生产中脱离出来成为个体收购者、个体运输户等,专门从事粮食的收购或运输。仅从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主体看,自2004年放开以来从2.9万个增加至2012年底的8.3万个,其中“非国有”主体从1.7万个增加至4.7万个,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化。这些农户都属于生产服务兼业型或者农业服务专业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对这些主体的现代化要求应该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第二类是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化的标志是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以及具有比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三类就是粮食流通企业。分为两个层次实现现代化,第一个层次是“大型”,如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商、运销商、终端大型零售商等,应对标ABCD等国际大型农业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提升自身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二个层次是“中小型”,对标国内特色化、专业化经营的优势中小流通企业,使一大批中小粮食企业健康发展,繁荣粮食流通,完善市场主体结构。不管“大型”还是“中小型”,国有粮食企业转型升级是重要内容,新时期必须加快改革,发挥资源、技术等优势,发挥主渠道作用。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现代化粮食流通主体应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企业可与种粮大户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对接,开展订单收购、预约收购、代收代储、代加工等服务,并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咨询等服务;也可与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形成产业链联合体;农户可与批发商、超市等直接对接,等等。这些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但在利益分配、连接机制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探索。

  (四)粮食流通设施现代化

  粮食收购、中转、仓储、运输、装卸、信息和检测等流通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是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现代化粮食流通设施要与粮食收储规模和供应保障要求相匹配,要科学合理地确定粮食储备规模,以此确定储备设施的能力和数量。粮食储备的布局、品种结构等要动态调整。例如,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谷物储备规模应在一国一年粮食消费量的18%至20%。我国2017年不包括大豆的粮食消费总量约为6.3亿吨,若按一年消费量的30%和50%计算,粮食储备量分别为1.89亿吨和3.15亿吨。考虑消费量增长,到2020年按50%计算,3.5亿吨左右也足够了。粮食流通设施现代化应与交通运输设施(公路、铁路、水运)等高效协调。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粮食资源优势、地缘优势、经济优势,把粮食仓储、运输、装卸、信息和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相结合。

  (五)粮食流通技术现代化

  一方面,是分拣、包装、仓储、配送等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以及减少粮食流通环节损耗的相关技术。据统计,2007年我国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率约8%,目前在5%左右。如能降至3%,一年就可以节粮1200万吨。例如,粮食运输“四散化”(即散装、散卸、散运、散存)是国际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实现了由麻袋包装、人工搬运向现代储存运输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是粮食流通的信息化。基于物联网的粮食流通系统,高效运转的粮食交易电子结算系统和粮食品种、产量、品质、原产地、价格的信息查询与处理的信息系统等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粮食流通技术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粮食流通监管现代化

  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必须有高效的监管做保障。应坚决把那些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项还权于市场和社会,做到政府“不越位、不缺位”,弥补市场失灵,既不过度调控,也要有所作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将工作重心转到建章立制、应急调节、监管和行业指导服务上,形成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监管有力、协调高效的监管体系;密切关注粮食重点产区、骨干粮食仓储企业、粮食批发市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主要粮食零售网络、粮食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必要时及时干预调控;应发挥粮食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储备粮吞吐轮换的积极作用,完善粮食流通业风险预警机制,规范外资粮食企业进入及经营行为。


  二、当前粮食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尚未到位

  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推动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为稳定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和促进粮食生产,国家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2008年,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国内粮价低于国际市场,为保障农民收益,国家又出台了临时收储政策。后来,收储品种涵盖了稻谷、小麦、大豆、玉米、油菜籽等大宗农产品,其中玉米是重点。十几年间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主导了我国粮食市场的走势。2012年后,国内粮价高于国际市场,粮食及其替代品大规模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库存不断积累,财政负担不断加重,加工流通企业经营困难。例如,2004年“混合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为每斤0.69元,到2010年升至0.86元;2015年1.18元,并连续三年未变。2016年我国小麦市场均价达每斤1.42元,而美国进口小麦到岸完税价每斤仅0.9元,价格“倒挂”十分严重。2014年在东北三省一区实施大豆目标价格改革,2017年调整大豆目标价格为“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机制。2016年以来,玉米实施“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目前看,取得了较好成效,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也在逐步调整之中。

  (二)市场体系运行效率不高,市场之间联动效应较弱

  首先,我国现有的粮食市场多为初级交易市场,规模较小,有些仅是稍具规模的集贸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抗风险能力小,且绝大多数以现货交易为主。粮食批发市场的分布密度和发展水平偏低,缺乏一批大规模、综合竞争力强的粮食批发市场。第二,我国期货市场起步晚,小麦和稻谷期货因政策影响交易不活跃,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参与度不高,投资以个体投资者为主,投机气氛较重。第三,各层次粮食市场之间定位不明确,相互间缺乏联系和互动。

  (三)产业发展大而不强,加工企业竞争力弱,收储企业转型不到位

  2017年,全国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27.3%;粮食加工处理能力达11.9亿吨,实际加工粮食5.3亿吨,加工转化率达86.3%。但是,粮食加工企业多而不强。粮食流通经营链条短,产品质量不稳定,精细化程度低,一些附加值高的优质粮食产品市场供给有限。2017年黑龙江全省开工的粮食加工企业1745户,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仅100户,占企业数量的6.1%。大豆的深加工率只有15%,深度不够。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品牌小、杂、乱,存在无序竞争。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市场化转型不到位,目标市场定位不清,“收原粮、卖原粮、靠政策、吃补贴”的经营方式和依赖思想仍较为突出。

  (四)流通设施硬件水平不高,地区分布不平衡,流通效率较低

  我国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从南向北转移、粮食消费重心向东南沿海地区和京津沪等大城市集中,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例持续下降。能够净调出粮食的只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和安徽等省(区),黑龙江省最多,占全国净调出粮食总量的35%。粮食产销区仓容设施分布不平衡,一些主产区政策性粮食露天或罩棚暂时存放。在粮食调运过程中,原粮“四散化”运输比例仅为1/3左右,而且不能实现“一站式”流通,存在散粮火车和沿海港口衔接不畅,公路、铁路、水路联运搬倒、集并粮食损失大等问题。

  (五)科技创新不强,成果转化和信息化水平低

  2017年粮食企业研发投入158亿元,获取专利3128件,取得明显进步。但整体看,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创新力不强,安全绿色储粮技术、质量安全、节粮减损、加工转化、现代物流、“智慧粮食”等领域研究成果对粮食流通支撑作用不足,粮食科技贡献率低。“信息孤岛”仍存在,数据通道不统一,资源整合、互联互通成效不显著。粮食安全量化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功能仍显不足,相关预警预测功能较少。粮食质量监管的核心信息技术还有待突破,质量检验、清仓查库等核心业务缺乏新型信息技术手段,相关数据时效性、准确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粮食流通行业中的应用水平低。

  (六)粮食产业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2007年,我国正式提出农业“走出去”战略。目前,我国开展对外粮油类投资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且,一提到农业“走出去”,一些企业就想到去欧洲买葡萄酒庄,去新西兰买牧场,缺乏布局全产业链的意识或能力。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16年底,在“走出去”的115家农业龙头企业中,全产业链企业仅有16家。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种植、初加工等环节。部分粮食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对投资国的全面调查不充分,一些项目上马后因盈利差或资金链断裂而处于暂停经营状态;农业投资面临着自然灾害、国际政治变化等多方面风险,一些企业因缺乏应对手段而遭到严重损失。

  (七)粮食监管手段不足,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政出多门、职责不清。市场运行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交易规则不完善、交易过程中有违法、违约等问题。一些市场的粮油质量、卫生安全检测检验制度不完善,在食品安全过程控制中作用不够。例如,我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等数量已较多,但相关机构的粮食转基因监测设备仪器远不能适应。粮食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亟待完善。


  三、推进粮食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思路

  以提升流通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为原则,推动粮食流通的市场体系、市场主体、粮食产业、技术应用、流通设施以及监管体系等软环境和硬条件全面升级。即实施在“三大原则”指导下的“六大现代化升级战略”,发挥粮食流通体系在国家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保障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一)三大原则

  ——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市场价格、支持价格、目标价格之间的关系,引导粮食价格回归市场均衡水平。比如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以及玉米、大豆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等。增强粮食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例如,我国财政关于“粮油储备”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四项补贴”(2017年改革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粮食补贴是主体),在2017年分别达到2190亿和1690亿,需要积极探索如何改革。要提高补贴的精准性和效益,也更符合WTO的“绿箱”政策要求。要推动完善保险市场体系,利用农产品期货期权丰富支持政策工具。

  ——高质量发展原则。推动经营方式、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促进粮食流通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调控效率,将单纯以促增产为目标的产业政策体系转变为促增产、促增收、促流通产业现代化。

  ——创新驱动原则。坚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体制创新为动力、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重点推进粮食流通的科技创新和渠道创新。

  (二)六大现代化升级战略

  1.市场体系现代化升级战略

  (1)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全面提升各类市场功能。加强现有资源整合,优化粮食批发市场规模和布局。结合推动骨干粮食企业转型发展,支持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公益性全国和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提升省级粮食交易中心和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的粮食集散功能。构建多种经营业态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的粮食零售市场网络体系,确保粮食供应数量足、质量好。推进集贸市场、超市、便民连锁店、主食厨房等多种形式粮食零售市场发展,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诚信经营服务水平。

  (2)加快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政策性粮食拍卖、商品粮网上交易、信息服务、精品粮油展销四大功能;着力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粮食电子商务基地。推动粮食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网上粮店”,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 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构建粮食交易中心和现货粮食批发零售市场电子商务信息一体化平台。依托粮食竞价交易平台引入粮食仓储、物流配送和互联网金融等服务业态,为买卖双方提供一站式、多方位服务。

  (3)积极引导粮食市场主体利用期货市场。总结“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期货”“延期点价”等期货订单模式试点经验,探索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利用期货市场的业务模式,提升期货市场对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的服务功能,完善相关制度,增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联动性,健全粮食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引导生产、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

  (4)完善各级储备粮吞吐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储备粮在市场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稳妥推动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政府行政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分开;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功能定位,完善储备粮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价差等利费补贴政策,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探索建立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梯级粮食储备新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地方粮食储备相关工作。

  2.市场主体现代化升级战略

  (1)大力培育“两个新型”。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粮食流通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导优秀企业家、经营主体群体成长壮大,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农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一系列相配套的保障政策,鼓励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等。

  (2)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推动国有粮食流通企业改革,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股权多元化,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参股等方式,跨地区、跨行业整合资源,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积极建设产能集聚、技术领先、功能合理、协同发展、产业关联度高的粮食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引导粮食企业加强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合作,提高粮食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

  (3)鼓励和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一是鼓励有条件的粮食流通企业建设境外营销、售后服务和仓储物流网络,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构建全球布局的流通网络。支持企业以参股、换股等形式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提升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二是健全对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服务和中介机构发展,为海外中资企业提供指导意见,如通报国家政治风险、组织企业交流、设置预警机制及红线管控等。要有效解决企业国际化环节在装备技术、人员和产品等方面便捷顺畅流动的主要瓶颈问题。鼓励和引导粮食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抱团出海”,加大对粮食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四是加强粮食流通领域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发挥我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提升我国粮食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在定价权、交易本币结算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果。要加强双边政府间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新挑战。

  3.粮食产业现代化升级战略

  (1)推动粮食产业强国建设。一是组织推动粮食加工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完善销售网络,拓宽销售空间和渠道。二是产业产品创新。积极推进米、面、玉米、杂粮等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增加花色品种,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早餐食品;加强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鼓励和支持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开展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新发展模式。三是紧紧围绕“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着力开发粮食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医药等方面产品的有效供给。

  (2)坚持绿色发展。鼓励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粮食流通。综合利用粮食原料,大力开发米糠、碎米、谷壳、麦麸、麦胚、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大粮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力度,努力实现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发展绿色优质粮油新产品,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健康发展。

  4.流通设施现代化升级战略

  (1)构建全国现代粮食仓储物流骨干网络。加强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华东沿海、华南沿海、西南和西北等粮食物流通道建设,发展一批多功能粮食物流园区,构建现代物流网络。支持产地集配中心、综合性加工配送中心等跨区域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追溯服务等粮食供应链。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流转顺畅、安全高效的全国流通骨干网络。

  (2)完善粮食储备设施。在用好政府投资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自建储粮设施,依托大型粮食批发市场、龙头加工企业、粮食储备库等,科学规划建设一批成品粮储备设施,减轻国储压力,提高储备灵活性。

  5.流通技术现代化升级战略

  (1)提升粮食物流装备技术。重点开展库区搬运技术装备的研发、区域内粮食物流装卸技术研发、跨省粮食物流运输装卸技术研发、成品粮物流技术体系开发与集成研发等,加快粮食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2)推动粮食流通的信息化建设。支持粮食流通企业加强信息化改造,推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创建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发展自动化物流仓储中心,建立智慧化物流分拨调配系统;加强人员、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信息有效匹配,促进智慧物流发展;推进线下粮店数字化改造,增强功能,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智慧商圈。

  6.监管体系现代化升级战略

  (1)加强立法,简政放权。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进程,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与国情、粮情相适应的粮食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退出机制。

  (2)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监测预警体系。打破农业、粮食、食药和卫生部门监测体系各自为战壁垒,建立国家级粮油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中心,开展原粮收储流通动态监测、成品粮监测摸底,确保监测预警工作的全面性、时效性、准确性,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为消费者、企业等提供信息推送和预警等服务。通过构建基于全产业链的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增强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业务联动。 

      文章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加富德康为微信好友